身為老闆的你,有以下這種感覺嗎?
-你懷疑自己為什麼當初要創業。
-休息過後,心情還是沉重。
-你懷疑自己不配當老闆。
-別人的話聽不進去,心裡滿是自己的煎熬。
還有更重要的是—-你不快樂,
如果都有,那你很可能碰到了掙扎期。
什麼是掙扎期
很多人創業的時候都懷抱美好願景、成功想像,
但當你沒日沒夜前進到某天,
突然一個念頭襲來:一切都沒我預期的那麼順利。
剛創業的時候,灌了好幾大碗雞湯,
什麼有志者事竟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馬雲說的:「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
到現在都不知道還有幾個明天要熬。
租金要漲、夥伴來來去去、市場不樂觀、活動效果差,
壓力一下子四面八方湧入,
你開始思考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
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當老闆的料,
你因此陷入了掙扎期。
掙扎期不是失敗
掙扎期其實算不上是失敗,
但卻是埋下失敗的種子,
大多一流的企業家都有過掙扎期,
像是臉書創辦人祖克柏,
並非只有你如此痛苦,
當然在這裡倒下的人很多,所以才叫掙扎期,
但能度過掙扎期的人,才真正邁向成功。
如何度過掙扎期
《什麼才是經營最難的事》一書的作者Ben Horowitz,創辦 a16z 風投公司,管理超過 350 億美元資產,他投資創業的眼光十分高明,其中有 Facebook、Twitter、Airbnb、GitHub、Coinbase 等後來變成世界知名的公司,是矽谷最頂級的創業投資者之一。
作者表示,如何度過掙扎期沒有標準答案,
但以下心態對他很有幫助:
1.別把壓力全往身上攬
你可能會覺得當老闆全責在自己身上,
說出心煩的事,只會讓大家一起煩,
當你遇到沉重壓力的問題時,
雖然沒有人能分攤重擔,
但其實能找越多人共同商量越好,
作者過去曾有一陣子輸掉很多案子,
他召開全員大會,直接向所有人表示:
「我們被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不趕快搶救必死無疑。」
結果大家不但沒有鳥獸散,反而團結一心,
後來研發出殺手級產品,救了公司一條命。
2.創業不是跳棋而是西洋棋
創業不像跳棋簡單,而是像西洋棋那樣複雜,
產業總是詭譎多變,
像是技術、市場、對手、人事隨時都在變動,
你原本以為無路可走,但每步都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作者曾在營收只有200萬美元、員工40人的狀況下
讓公司掛牌上市,當時正是科技公司上市的黑暗期,
而且還只剩六週的現金可用。
就像下棋一樣,只要還沒進死局,
你都能思考出下一步怎麼走。
3.活得越久機會越多
如同上面所說,產業變化是非常快的,
今天的問題可能明天就會找到解答,
像是雲端廚房、自助點餐機、線上點餐、外送平台等等,
當然前提還是做好停損點。
4.不必太自責
身為老闆,公司出問題當然責無旁貸,
但創業這條路本來就是崎嶇蜿蜒,
每個執行長犯的錯有幾百幾千個,
一直苛責自己、打分數沒有任何幫助。
5.別忘了玩家與專家的差別
遇到問題總歸是心態最重要,
我們不是來見世面的玩家,
而是想成功才創業的專家,
要先站在起跑點,才有機會獲勝,
要先勇於面對掙扎期,才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