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會多銷還是你先過勞? 小心價格戰陷阱多
你有曾經遇過價格戰嗎?
例如A跟B兩間公司,賣的產品一模一樣,
A想要把價格壓得比B還低,
就把腦筋動到原料、人事、房租、利潤上面,
當這樣做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有很多老闆想要提升銷量,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賣便宜一點,
貝克街創辦人「王繁捷」
在《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一書中提到,
在他剛創業的時候,有間蛋糕店很紅,
負責人受訪時很自豪的說:
「我的哲學就是東西要便宜!」
當時該店的6吋蛋糕不到200元,
幾年後售價漲了一倍,
整個團隊包括老闆都換了。
為什麼會這樣?
價格戰不能打嗎?
如果不建議,原因是什麼?
硬要打又會有什麼後果?
本篇我們一一解釋給你聽。
小店別打價格戰
王繁捷提到他建議小公司別打價格戰,
意思並不是說低價策略無法成功,
而是相對來說成功率比較低,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原因有3個:
1.王繁捷自己的經驗
2.看到別人用低價策略的下場
3.負責全球各大企業定價策略(像是保時捷、德國鐵路)的顧問公司,在經過幾十年的統計後得出結論:高價策略的成功比例比低價策略還要高。
為什麼會得出這些結論?
首先,我們要從你為低價策略所付出的代價說起。
價格戰前要知道的事
假如今天有A跟B兩間公司,賣的商品都一樣,
而A想要把價格壓得比B還低,
你覺得要從哪裡開始下手?
能想到的不外乎原料、人事、房租、利潤,
但問題是,實際上真的可行嗎?
我們一個個解釋。
1.原料
很多人都知道大公司賣得比別人便宜,
就是因為大量進貨,原物料價格可以壓低,
甚至還有更扯的,像是IKEA,
IKEA不只進貨量大,他們還買了森林和伐木場,
IKEA表示:「裁判球證旁證全是我的人,你怎麼和我鬥?」
除非你有很獨家的管道,否則中小企業是難以比價的。
2.人事
減少薪水支出或是讓員工一個打十個,
雖然也是種方法,但王繁捷非常不建議這樣做,
第一是員工肯定會心生不滿,
第二是就算做了也不會長久,流動率變高,
這樣做不會出葉問,只會被質問。
另外一個方法是增加員工效率,
就是你自己培養出葉問,
但要注意的有三點:
一、你的產品定價不會因此就能降很多。
二、優秀的員工待遇一定不能差,不然轉眼就跳槽了。
三、增加員工效率是很專門的帶人學問,門檻其實頗高。
3.房租
就算你是天選之人,
店面是自己家的,不用付房租,
對手每個月房租三萬元,
對產品成本來說有比較省嗎?
假如你一個月賣出3000個產品,
平均算下來一個產品只少了10元。
而租金比較貴的店面,
通常會有廣告效果或其他地利因素,
對業績影響可大可小,不是便宜就好。
4.利潤
很多採訪中,店家都會說自己「薄利多銷」,
大多背後有錯綜複雜的因素,
例如沒開發票、壓榨員工、用較差的原料,
做生意不是變魔術,如果都有照規矩來
開發票、勞健保、加班費和特休,
除非能做到前面3點,否則價格能壓得低嗎?
確實能,就是犧牲淨利。
王繁捷在書中提到,
他自己就認識不壓榨員工,而是壓榨自己的經營者,
用健康為代價,讓產品維持低價,
像是他家隔壁賣湯包的老先生,
每個湯包跟女生拳頭一樣大,只賣10元,
但都自己扛店,每天累個半死,
甚至還有因此過勞,三十多歲就猝死的,
即便產品CP值爆表也沒有意義了。
犧牲利潤會怎麼樣
犧牲利潤來壓低價格,到底值不值得?
假如甲、乙公司賣一樣的產品,
該產品450元、淨利率10%,也就是45元,
每個月能賣1000個,
甲為了要比乙便宜犧牲淨利,
那麼問題來了:
Q1. 甲要便宜多少,消費者才會有感?
願意多走5分鐘的路去消費?
A1. 雖說根據產業有不同差別,
但假設原本的淨利是(450X10%)X1000=45000
推測要便宜15元的淨利,消費者才會有感,
那降價後就是(45-15)X1000=30000
Q2. 降價後要賣幾個客人才能讓淨利回到45000?
A2. 45000/30=1500,1500-1000=500
只便宜了15元,你就得多賣500個才能達到之前的成績。
價格戰的後果
價格戰打下去,後果主要有3個:
1.顧客無感
西蒙顧問公司曾提到,
大多企業沒有意識到,只是把價格調降一點點,
銷售量卻要補那麼多回來,這是一件多困難的事,
而且這還只是為了跟過往成績持平。
那麼問題來了,
大多數情況下,就算你價低價格,業績也沒有多少成長,
原因有很多,像是降價幅度無感、錯估客人對他牌的忠誠度、
大家不想為了省15元多走10分鐘路等等。
2.人事開銷增加
降價要衡量的問題之一就是「開銷也會增加」,
例如你需要請的員工會變多,
要是碰到淡季或各種危機時,人事費用就會變成一種風險。
如果你賣1000個,請兩位員工,
碰到淡季頂多就付兩人的薪水,
結果降價後要賣1500個才能持平過去獲利,
員工還得多請一個,碰到淡季就得負擔三人的薪水。
3.降價策略容易被模仿
如果你能力高超,用簡化流程、提高效率來打價格戰,
那沒什麼問題,對手模仿不來,
但只是犧牲淨利的話就不妙了,
價格戰就會變得像跑步游泳一樣,你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王繁捷也提醒,打價格戰初期的建置成本超乎你想像,
例如你需要自動化機器,才能節省流程、人事費用,
而機器都是百萬千萬起跳的。
王繁捷以自身產業為例,
200元的六吋蛋糕和1000元的六吋蛋糕,
製作時間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最大的差別在於原料,
而200元蛋糕需要做大量才有獲利,
也就是說初期就要聘很多人,風險當然高。
這也是王繁捷選擇高品質蛋糕定位的原因,
貝克街草創時期只有他自己一個人,
如果選200元路線,可能做到過勞都賺不到錢。
最後要提醒你,低價策略是可以成功的,
但背後的需要的技術和財力往往會被忽略,
等到把頭洗下去,才發現自己找了個大麻煩,
王繁捷也提到,他的做法是提供高價值給客戶,
而不是讓顧客單純因為低價而來光顧。
但當老闆要忙的事都這麼多了,
要怎麼騰出時間思考上面這麼多事?
⠀⠀⠀
所以你還需要
能幫你省時間、省成本的得力助手,
⠀⠀⠀
誠芯深耕在地超過 #20年,
服務超過 #3000種品牌,
台北、台中、新竹、高雄、台南、屏東
全台北中南都有服務據點,
⠀⠀⠀
我們沒有海量預算廣告曝光,
靠的都是老客戶口碑推薦,
⠀⠀⠀
為什麼要選擇誠芯POS的三個重點:
1.系統簡單到位,阿公阿嬤也能立刻上手
2.線上改菜單、現場跑維修,給你最完善的售後服務
3.有任何疑慮?我們提供現場試機讓你眼見為憑再決定
⠀⠀⠀
別讓繁瑣雜事把你的時間都給吃了,
誠芯POS幫你節省30%時間和人力成本。
⠀⠀⠀
如果你覺得我們寫的文對你有幫助,
記得粉專按讚追蹤,
別錯過任何一篇能幫上你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