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妙計

開店不只賣餐點,更要賣內容

你有沒有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

當你要跟別人推薦一間店時,熊熊想不起名字,所以就說:

「就那間啊‧‧‧‧‧‧那間百貨公司隔壁賣火鍋的。」

 

如果你記得味道的話,會說:

「就那間啊‧‧‧‧‧‧那間牛奶鍋超濃、辣椒蒜頭沾醬超香那間。」

 

要說一個人對某間餐廳有什麼樣的記憶,

「味覺」其實只影響了一小部分,

相比之下,60年代的照片牆、超級親切的店員、

爆米花和薯片機或排放整齊的大肉盤,這些反而更令人印象深刻。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店味道不差,但常常被遺忘,

重點是「不只賣餐點,更要賣內容。」

 

有了內容,不只會讓人印象深刻,

在口碑傳遞中也容易、有效,

但內容聽起來好像又廣又抽象,該怎麼做才好呢?

看完這篇你就明白囉!

 

內容是什麼?

 

在《這樣賣吃的,成為活下來的那5%》一書中,

作者表示「內容」就是發生在店裡的一切,

添加屬於自己的色彩或風格,就是在表現內容

像是有別於一般,用白白胖胖的蘿蔔、

專門製作湯頭的淨水器、新替換的四角盤,

甚至到客滿、排隊等待都包含在內。

 

在思考內容的時候,可以參考別人,但不要照抄,

不然抄到跟大多數店家一樣,就沒有意義了,

 

此外,要記得區分出

是你想說的話」還是「顧客想聽的話

畢竟還是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只有自己在意的地方比較好。

 

七個內容製作重點

 

在製作內容上,

作者建議用影片呈現最優先,再來是照片、文字,

可以定期從七個點上去著手製作:

 

1.我的店

2.我的菜單

3.我用的食材

4.處理過程

5.我擁有的料理技術

6.客人

7.天氣

 

從以上七點去關聯你的內容。

 

立春麵條

 

作者提到,有一間名為「高基里蕎麥涼麵」的店,

老闆金潤貞就是因為銷售了對的「內容」,

每天的翻桌率高達30輪,

而這個內容叫做「立春麵條」,

 

但都是同一個廚房做出來的麵條,

這麼名字會不會太浮誇?

 

其實立春麵條是有科學依據的,

一年365天,每天的溫度、濕度都不盡相同,

剛收穫的蕎麥和一、兩個月後的蕎麥也不一樣,

因此用節氣的概念去定義麵條也沒什麼問題,

 

很多老闆在製作過程用心良苦,

但無論你再用心,不說出來就幾乎沒人會理解

所以重要的是去觀察一些細微的差異,

讓你的用心轉換成顧客認可你的價值。

 

總結

 

其實只要讓人感覺「這家店很用心」,

就足以吸引顧客來店,

 

像是去市場買菜、去魚市場買魚、煎東西的過程‧‧‧‧‧‧等等,

顧客對餐飲和品牌的所有疑慮都可以是內容,

然後再透過你的呈現去消除疑慮。

 

這也就是為什麼賣果汁的飲料店要特地去產地拍影片,

甚至訪問果農,讓大家知道照顧水果的用心之處,

所以別讓自己埋沒,錯過賺錢、提高收入的機會了,

你的每一個用心良苦都可能是最棒的「內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