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人帶心術

員工總是待久就變了?問題可能就在你身上

員工總是待久就變了?問題可能就在你身上在2010年,某個地方有10多個人

陸續跳樓,這個地方叫做──富士康。

BBC曾揭露:在富士康,大多數員工的生活就兩件事:勞動和睡覺,午餐從排隊

到吃完,只有半小時能用。像這樣長期重複一樣的勞動,很容易累積疲勞感和

隔離感,當壓力越來越大又沒人能傾訴,加上身體疲勞缺乏充分休息時,就會變成

職業倦怠,影響身心靈健康,直到悲劇上演。

麥肯錫健康研究所在今年就做過調查,他們針對15個國家的員工和人資調查,

結果發現有25%的人有倦怠症狀。

老闆自我感覺良好?

調查也顯示了一件事,就是員工和雇主對工作所提供的「心理健康福利」評價有

認知上的差距,簡單來說就是……

老闆:「我已經給你們很多福利,還在你們有困難時幫上忙。」

員工:「並沒有。」

職業倦怠是一種病~~一種病

職業倦怠一詞早在1970年就出現,但直到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才正式把

它視為心理疾病的因子之一。

職業倦怠的特徵有三個:

  1. 感覺精力耗盡。
  2. 對工作有消極、厭倦感。
  3. 工作效率下降

嗯,看來台灣不會只有25%呢。

會有職業倦怠是誰的問題?

一般來說一定會想:「當然是員工的問題啊。」

在《倦怠,為何我們不想工作》一書中指出,倦怠並不會馬上發生,而是一連串

的壓力堆疊而成的,一開始,員工從主管那接收工作任務,員工為求表現而做得

更多,當主管發現他能做較多、較困難的任務,就會指派他更多更多,也就是所謂

的能者「過」勞。

之後員工的身體和心靈壓力增加,也因此有了一些症狀,如果情況持續沒有改善,

就會出現慢性頭痛、逃避工作、內心空虛等症狀,最後積勞成大疾,甚至有憂鬱

症的可能。

引發工作倦怠的兩大原因

  1. 過大的工作量或惡劣的工作條件。
  2. 在上述情況下,福利待遇、升遷條件等不佳。

如何解決工作倦怠這問題?

你是不是也第一個想到「休假」?

沒什麼事是休三天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就休四天!

但美國心理學協會的調查卻顯示,休假帶來的激勵作用,在員工回去工作的3天

後就開始消退,也就是說這只是治標不治本,要治本的話,還得從公司制度本身

做起。

那麼問題來了,麥肯錫的報告強調,職業倦怠幾乎被當成個人問題,在台灣當然

不用講了,更加如此。

有幾個方向能解決問題,像是升遷管道透明化、學習成長支援、多元、包容性

工作環境,端看你觀察到公司需要改善的是什麼,像筆者就常常聽到這種類型的

抱怨:

「啊我做再好有什麼用,反正沒人看到,看到也不會鳥我,去爭取也沒用,升上

去的都是拍馬屁的人。」

如果是這種狀況,要不職業倦怠也是挺難的,雖然要從根本改善是很勞心費神

的事,卻能解決你店裡長久以來的問題,像是流動率高、效率差、氛圍不好,

很多都是職業倦怠帶來的影響,各位老闆不妨觀察看看,再對症下藥。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